close

瘋「狀元」的異相 從聯考的時代迄今, 台灣社會與傳媒對於所謂「狀元」的興趣始終不曾稍減,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 每年年中, 第一次國中基測成績公佈時, 不僅各大媒體同樣大篇幅報導, 甚至連各縣市首長亦爭相接見所屬學校基測成績滿分的學生, 這些「狀元」學子顯然為家長爭取了無限光榮, 就連出產「狀元」的縣市與學校似乎也是與有榮焉。 不認同媒體的瘋狀元現象, 不過必須先要指出的是, 這些狀元學生完全無需為此承受任何的壓力與指責, 更何況這些學業成績優異的學子, 不僅讀書方法值得其他學生學習, 從相關報導訪談亦可得知, 他們絕大多數也都是謙沖有禮的學子。 儘管如此, 這樣的狀元現象還是值得深思。 十年教改所高舉的理念無非是開放鬆綁與尊重多元, 惟從狀元現象觀察, 體制上或許是開放鬆綁了, 可存在於國人心中那種根深蒂固的科舉思維, 卻未曾隨著教改而產生改變。 也由於台灣社會相當程度上, 還是將升學或學業成績視為唯一的價值, 因此, 即便高中與大學的錄取率都已大幅提高, 我們的孩子依然奔波於學校與補習班之間, 為了追求高分與所謂的好學校而夙夜匪懈。 為了鼓勵鞭策孩子, 不少為人父母者, 最常諄諄告誡子女的大概就是: 「不讀書,看你將來怎麼辦?」 這種想法的背後所代表的, 則是高學歷等於高所得或高成就的思維。 然而, 現在的問題則是, 大學錄取率雖然逐年遞增, 其學歷卻也持續貶值, 多數大學生念完了大學顯然還不能放心, 於是研究所成為新的升學窄門, 其廝殺之慘況猶勝當年的大學窄門, 更別提在台灣總體產經結構仍屬國際代工角色的現在, 我們的大學生尚且必須面對畢業即失業的考驗, 而研究生淪為工廠作業員的更是所在多有。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g21276 的頭像
    gg21276

    輕鋼架

    gg212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